搜索:

补壹刀:这个美国人狂言对中国实施十年以上的技术封锁!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对美国霸权主义丑陋面目的认识,是由一部部畅销书帮助推动的。

2018年底孟晚舟事件发生,“补壹刀”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高管皮耶鲁齐的自述《美国陷阱》,揭开了美国如何利用“长臂管辖”打击商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2022年,也有这样一部书,《金融时报》将其评为年度商业书籍,《经济学人》和《纽约客》也都将其列为年度书籍。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引起了国际上的更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台湾地区,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也试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安慰和思路。

在这本题为《芯片战:争夺全球最关键技术》的书中,作者米勒以浓厚的冷战思维,回溯了几十年前集成电路刚刚兴起时,各国在技术竞争中的种种行为,断言芯片已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尤其是中美竞争的关键,并给未来几十年美国如何在芯片上“卡死”中国“出谋划策”。说白了,就是建议美国怎么跟中国打“这场仗”。

其中,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长期技术封锁,施压台积电把先进制程移到美国等损招,与拜登政府目前在做的不谋而合。

尤其是该书去年10月4日开始销售,10月7日美国就对中国祭出史上最严芯片禁令,不是巧合胜似巧合。

美国当地时间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压倒性表决结果批准成立“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有这个委员会掺和,美国战略界今后会怎么琢磨对付中国,《芯片战》可窥一二。

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美国党员阿尔弗雷德•萨伦特和乔尔•巴尔都是训练有素的工程师,他们加入了苏联间谍朱利叶斯•罗森伯格的间谍网,后来叛逃到苏联,帮助苏联建立起计算机工业。

然而,赫鲁晓夫手下的官僚不给苏联科学家自由发展的空间,而是强迫他们去抄袭德州仪器生产的集成电路。由于缺乏原创性,苏联就这样落在了后面,无法跟上美国芯片工程师的步伐,后者研发的芯片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向前发展,并最终影响了冷战的胜负走向。

这是米勒在《芯片战》中叙述的一个场景,在他看来,芯片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坑蒙拐骗、勾心斗角的“碟中谍”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反映了部分美国精英的世界观。

米勒是典型的美国学术精英,大学就读于哈佛,博士就读于耶鲁,虽然今年只有35岁,却已经写了四本书。他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国际历史副教授,主攻俄罗斯经济史。本来他准备着手写一本苏联核武器的书,但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冷战时期的美苏竞争,与现在的中美竞争,共同的关键都是芯片。

米勒思索,在技术方面,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历史。它拥有杰出的科学家,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体系,以及人造卫星和。但苏联在计算能力方面却完全失败了。米勒认为,失败的的原因是苏联无法制造出顶尖芯片。

米勒认为,半导体科技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明后,主要订单都来自国防军事。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和军备竞赛驱动了半导体业发展,也造就了今日的硅谷。

米勒认为,美国借着领先的芯片运算科技,制造出由电脑程序和卫星引导、可远距离精准打击的导弹,让苏联在军备竞赛中丧失竞争力和自信,直接导致美苏冷战结束,让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军事强权。

在米勒看来,过去几十年凡是轻视芯片在国际竞争中作用的国家都落后了。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对日本首相池田勇人1962年访法时送给他的晶体管收音机嗤之以鼻。戴高乐认为那是小资产阶级的俗气玩意儿。而荷兰后来发明了极紫外光刻技术,在欧洲掌握了主动权。

米勒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世界,各国削减军事预算,芯片研发焦点从军用系统转到更有利可图的民用产品,如手机、电脑和各种智能配备。过去30多年来,韩国和中国台湾借助美国科技,建立拥有强大产能和掌握尖端技术的世界级企业。

然而,随着中国军力崛起,军事竞争重返世界舞台中心,军力提升和军事智能化的要素,就是通过高性能运算芯片,不断提升超音速导弹、无人机、军用雷达和通讯系统。

米勒做了两个判断:第一,美国基于国防安全和军事考虑对中国祭出的管制措施,要“切断对手接受最先进芯片的能力”。

米勒认为,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的进步威胁到几十年来一直支撑美国军事力量的优势领域。因此,美国的战略是在计算能力方面领先于中国,并希望这种计算能力的优势转化为更有能力的军事系统。

第二,美国要求台积电到美国设厂不是出于经济考虑,纯粹是担心台海爆发战事、军事封锁升级时供应链中断。

米勒偷换了一个概念,假想出一种情况,即两岸统一之日,就是台积电对世界尤其是美国芯片断供之时。美国对台积电高度依赖,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

那么,面对上述两种情况,要打一场“民主”与“专制”之战的米勒,又给美国政府出了什么损招呢?

米勒认为,美国可能需要大约10年的出口限制,才能大幅扩大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领先优势。

在未来10年里,如果出口管制有效,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将扩大,因为摩尔定律将继续推动美国获得比中国先进的芯片。由于计算和传感、通信都依赖于芯片,对现代军事技术至关重要。米勒认为,在20年的时间里,如果美国在计算方面比中国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在情报能力和军事能力方面也会比中国有更大的优势。

第一,美国未能在一项复杂的平衡行动中团结起一个包括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内的芯片联盟。

第二,美国自己的技术进步跑得不够快。未来10年里,摩尔定律很难继续下去。如果摩尔定律确实减慢了速度,美国的速度也会跟着变慢。

像所有“冷战爱好者”一样。米勒对中国的看法同样是怪异和矛盾的。他认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已经威胁到美国,很快将超越美国,是强大的。但同时,这样强大的中国又是“不堪一击”的。“投资混乱”“浪费很多”“生产的芯片占世界生产的15%,只有相对微薄的市场份额”“美国绝对不能学”。

米勒不乏得意洋洋地表示,美国针对华为的施压行动,初步展示了美国为遏制中国技术优势而推出的许多手段。切断华为获得先进芯片的渠道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表明,对于技术领先企业被切断与美国的联系,中国几乎没有短期补救措施。

美国的限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阻止先进芯片转移到中国,并大幅减缓中国在先进芯片制造方面的进展。相关限制将增加中国追求先进计算能力的成本,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中国芯片能力落后于其他国家,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的应对措施可能是追求芯片制造能力的自主可控,从而加剧芯片行业分化为“中国”和“非中国”供应链的趋势。

米勒用美国通吃的视角看待芯片产业,他想得太美了。即便在美国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是一部非虚构类惊悚作品,是送给那些有“厌女症”的美国保守派“男孩”的好礼。书中充满了贪婪和狡诈。

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认为,米勒是把中国看作日本和欧洲,好像美国动一动指头,中国就要趴下了。

然而,中国可不是日本,现在市场和需求已经不在美国这一边,而在中国这一边。之前美国一些舆论叫嚣要让中国芯片遭遇毁灭性打击,然而三年来也没见中国遭遇“毁灭”。

中国未来很快取得14纳米技术非美化突破后,再过3至5年美国的科技战就将“烂尾”,根本撑不到10年。美国的科技战一打,打出了一群放弃幻想下定决心的中国企业。过去3年我们很努力,进展比外部想象得要快,技术突破水到渠成,没有感受到什么根本性的难度。企业是技术发展的龙头,当中国企业被美国逼到角落后,产业界迅速形成共识,有市场在、需求在,有“国家+企业”的模式支撑,中国芯片行业突破美国封锁是水到渠成的事。

米勒迎合美国国内冷战“男孩”们的口味编故事,在美国市场也很流行,但改变不了芯片行业自身规律。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认为,《芯片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决定过去几十年世界历史的肯定不是芯片。冷战结束之前美国的芯片战主要针对日本而不是苏联,美国对日本打的根本不是什么“专制与民主”之战,而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利益之战。

何伟文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涉及高科技或军民两用对中国一贯态度是限制。《芯片战》的作用是帮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对中国的敌视态度。美国的打压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大陆,它对价值观跟它相同的国家照样打压,包括日本、韩国等都是现成例子。

最终,不管是封锁10年还是拉拢盟友,美国这些招都起不到什么作用。盟友不会割肉配合美国,盟友跟中国的联系也不可能割断。现在日本、韩国、欧盟都在打自己的算盘。全球芯片供应链不会分化为“中国”和“非中国”供应链,中国不会关门搞芯片,中国会继续保持开放,而美国会变成自己跟自己过的孤家寡人。

争议中的梅洛尼新政:拥抱优绩主义为何难以重振意大利经济?

编者按:2022年,新当选的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组建起新一届政府。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梅洛尼在竞选中彰显“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但也有不少反对者指出兄弟党坚持“反移民、反少数群体”的理念。事实上,这届政府的许多言论与政策传递出“优绩主义”的理念:包括计划取消社会福利项目“公民收入”;要求民众建立更“端正”的工作态度;以更严苛的纪律来塑造学生性格等。然而,要解决意大利眼下的经济困难,需要政府创造高薪工作、有益于社会就业岗位的政策,而政府强调的“自给自足”的优绩主义理念恐怕难以为贫困群体提供实际的帮助。本文原载于《The Nation》,作者David Broder。中译略有删减。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5日,意大利罗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意大利副总理兼基础设施部长马泰奥·萨尔维尼出席议会会议。

2022年10月下旬,新上任的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组建了新一届政府,并为国内的关键部门起了更符合意识形态的名字。梅洛尼任命极端保守的反堕胎主义者天主教徒尤金妮亚·玛丽亚·罗切拉(Eugenia Maria Roccella)为“公平机遇和家庭部”部长;并将该部门改名为“家庭、出生率和公平机遇部”,表明了政府提高意大利新生儿数量的决心。此外,梅洛尼将“意大利经济发展部”更名为“意大利国内商业和制造部”(Minister of Businesses and Made in Italy),强调政府将努力保证国内生产。

然而,最近几周,更重要的冲突发生在意大利教育部门内;此前该部门被更名为“教育与优绩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Merit)。意大利教育部长朱塞佩·瓦尔迪塔拉(Giuseppe Valditara)发表了一系列争议性言论,瓦尔迪塔拉表示意大利的学校一直在学生中传播“觉醒”(wokeness)文化,却未能让学生为就业市场的竞争做好准备。瓦尔迪塔拉主张用“严厉的爱”来挑选人才,鼓励孩子们理解努力工作的价值,并计划通过严格的纪律管理来“塑造(学生的)性格”。

这场意大利的文化战争不仅关乎学生,更是一场为了让工人更顺从雇主要求的战争。事实上,政府迄今为止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大幅削减意大利失业群体所享受的福利。此前的执政党:五星运动党(Five Star Movement)在2019年推出了所谓的“公民收入”(Citizens’ Income)项目,该项目每月为受领人提供780欧元(约合835美元);目前有100多万户家庭领取了这笔补贴。在当时的反对党中,梅洛尼的意大利兄弟党(Fratelli d Italia)一直反对这种“施舍”;目前该党计划取消该福利。在2022年末通过的预算方案中,政府针对申请公民收入增加了一系列附加条件,据悉该福利将于2024年被全面取消。

这场政治斗争的核心是意大利的低就业率问题,但按照某种说法,这背后存在所谓的文化原因。意大利的官方失业率(7.8%)并没有明显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但年轻人的失业率却远高于欧洲平均。此外,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显示:在适龄工作的意大利人中,仅有60%的人有工作,这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水平。但这些群体也包括承担着照顾家庭责任的妇女,生病的工人,以及那些从未进入过正式劳动力市场的人。梅洛尼声称,在政府中,“”允许穷人靠福利过活。她宣称,“救济品让你躺在沙发上,而工作可以把你带到任何地方。”

尽管政府呼吁人们“要有进取心和实干精神”,但梅洛尼并没有提供积极创造就业的计划。相反,她重申 “国家不能通过法令消除贫困”、“是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没有工作的员工们也有责任接受摆在他们面前的选项。梅洛尼坚持认为,没有工作的人“不应该等待他们梦想中的工作”,还让纳税人“承担费用”。2023年,初步改革后公民收入项目将要求受领人接受 “合适”的工作机会——其判断标准是这份工作是否在受领人的通勤范围(traveling distance)内,而不是这份工作是否适合受领人。意大利劳工部副部长克劳迪奥·杜里根(Claudio Durigon)称:“毕业生也应该接受去做服务员的工作,而不是挑三拣四。”

所有这一切都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意大利极右翼政府所谓的“民粹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梅洛尼和她的盟友经常被称为“福利沙文主义者”(welfare chauvinists),这种右翼政治形式致力于为公民,特别是核心家庭提供社会保护,但拒绝让移民和少数民族获得权利。一些新提出的政策已经指向福利政策的重构:例如,一项提议表示,应该允许有多个孩子的妇女提前退休。然而,除了这种歧视之外,意大利兄弟党及其盟友重拾了某种更为古老的右翼议程:他们将贫穷的问题归咎到穷人身上。

在梅洛尼的诸多言论中,有一个说法是正确的:工作确实可以将意大利人带去任何地方。大量的意大利人离开本国劳动力市场,到国外寻找工作。在毕业生群体中,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情况:在欧盟国家中,意大利拥有学位的年轻人数量排名倒数第二,仅领先于罗马尼亚;在毕业生就业率方面,意大利则排名倒数第一。教育部长瓦尔迪塔拉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鼓励更多学生专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学科。但事实上,关于“挑剔的”人文学科毕业生无法凭借学位获取工作的刻板印象,掩盖了低迷且日益恶化的意大利劳动力市场。市场上缺少具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9日,意大利罗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主持召开年底新闻发布会。

目前,约40%的意大利工人时薪低于10欧元(11美元)。经合组织2022年的一份报告发现,自1990年以来,意大利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2.9%,而法国和德国的工人却享受着约30%的加薪。意大利也是少数没有设置最低工资标准的发达国家,并且国内各个政党都反对引入最低工资标准。在二战后,意大利就业条件的核心,是整个行业进行集体谈判,其中包括帮助员工根据通货膨胀调整收入的 “伸缩条款”(escalator)。然而,随着伸缩条款在20世纪80年代被取消,加上工会成员人数的下降,顽固的工会也开始考虑设置合法最低工资,并希望将其与集体谈判相结合。

这种糟糕状况的源头与公共政策息息相关:例如过去三十年来,意大利的公共投资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尽管意大利仍是欧洲第二大制造业大国,但该国的工作场所规模小,生产率低,面临着欧元区强国德国带来的成本压力。近年来,意大利越来越多地转向低工资、就业不稳定的行业:2022年12月,意大利旅游部长丹妮拉·桑坦切(Daniela Santanchè)宣布,她的政策将“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意大利的头号产业”。另一方面,梅洛尼政府吹捧的创造就业措施,主要集中在为雇佣更多员工的雇主提供减税,而非对教育或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意大利右翼的文化战争依赖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理念(甚至明显带有里根式的灵感),这种意识形态试图通过颂扬优绩(merits)来加强意大利人的工作干劲。新自由主义的中间派人士,例如前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和他的经济部长卡罗·卡伦达(Carlo Calenda),也赞同优绩主义(meritocracy)的理念,却完全不考虑社会学家迈克尔·杨(Michael Young)赋予它的贬义内涵,后者曾表示:优绩至上固然强调公平竞争,但它也会助长胜利者的狂妄和失败者的屈辱。优绩至上的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它必定会带来不和谐。

此外,这届意大利政府中,存在大量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在专业岗位任职的情况。尽管把工作交给意识形态上的盟友并不新鲜,但去年11月,右翼记者亚历山德罗·朱利(Alessandro Giuli)被任命为现代艺术博物馆MAXXI的馆长的消息,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朱利曾是新法西斯组织“零点”(Meridiano Zero)的成员。

社会各界普遍将梅洛尼的政党称作“社会右翼”(social right),这个称呼让人想起成立于1946年的新法西斯主义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MSI),但也暗示兄弟党比其他保守势力“更接近穷人”。尽管历史上的某些意大利社会运动领导人曾试图与左翼竞争,提出所谓的“反资产阶级”的经济理念,但兄弟党目前的跨阶级呼吁并未提及这些理念。

兄弟党设置的低税收、低投资模式不仅充斥着个人进步式的竞争观念,而且政府明确表示将向年轻人灌输纪律:例如通过给年轻人提供40天军事训练的教育学分来强调纪律。政府口中围绕“优绩”(merit)和整顿“工作态度”(attitude toward work)的语言,既是兄弟党文化战争的一部分,也是一场围绕移民和少数群体权利的斗争。一方是“正常、勤劳的意大利人”,另一方是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政府同时表示“这些群体在榨取已经不堪重负的纳税人”。

梅洛尼抱怨说,兄弟党在“意识形态”的对手阻挠了政府的议程;对手阻碍了想要“进步”(get on)的意大利人。2022年12月,一名27岁的男子在推特上以公民收入排行为由,对梅洛尼和她6岁的女儿发出死亡威胁。虽然这名男子的推特账户只有五个粉丝,但意大利兄弟党的网页转发了这些仇恨信息的截图,这名男子被捕的新闻随即成为头版头条。右翼记者亚历山德罗·萨卢斯特(Alessandro Sallusti)声称,男子的威胁上带有五星运动的领导人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的“指纹”。据悉,五星运动一直在争取保留公民收入的福利项目。

当地时间2022年9月4日,意大利坎帕尼亚阿维利诺,在意大利2022年9月25日政治选举的竞选活动会议上,“五星运动”党党首朱塞佩·孔特对媒体讲话。

孔特领导的上一届政府在2019年推出了公民收入项目。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指责孔特“用金钱换取选票”,更强调公民收入为孔特在长期不发达的南部地区争取到了支持。此外,批判者更是对少数欺诈案件大加指责。然而,更清醒的解读显示,类似的失业救济计划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普遍。作为获取公民收入的条件,具备工作能力的人必须积极寻找工作或接受培训;多数受助人需要从两份提供给他们的工作中挑选一份。事实上,几乎五分之一的受益人都有工作,但他们的工资实在太低,以至于需要申请补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该计划的受领率提升了一倍,而在经济活动恢复后,受领人数则迅速下降。意大利当下最需要的是能创造高薪工作、有益于社会就业岗位的政策,但这样的政策在意大利历史上也极其罕见。另一方面,仅仅迫使意大利人更努力地去竞争就业市场中的不稳定工作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场围绕着“优绩”、“热爱工作”和指责福利受领人“玩弄体制”的文化战争,更多建立在一种直觉情绪之上,它不是重振意大利经济命运的理性计划。但即使带有煽动民情的色彩,这些计划本身的目的也是迎合特定的群体:包括被重新标榜为民众“提供工作”的小企业,以及那些“已经足够努力工作,现在已经退休的选民”。极右翼喜欢嘲笑自由派左翼并不了解意大利工人阶级,这在2022年秋天的选举中再次得到了印证。然而,极右翼提出的计划却对重塑社会团结毫无帮助。相反,梅洛尼对政府津贴制发动了全面的文化战争,并将问题归咎于贫穷的意大利人的悲惨命运。

曾经的篮球天才少年竟沦落到无球可打令人唏嘘

下面要讲的是这位叫朱利·安纽曼,13岁时曾在一场比赛中仅用三节狂砍91分,在当时震惊了整个美国篮球界。他上小学时同龄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已经开始代表中学校队打球,被吹捧为百年一遇的篮球神童。

朱利·安纽曼在近日刚结束了他的TBT职业生涯,这是他首次奔赴职业篮球联赛打球,也应该会是最后一次。由于他所在的球队较早出局,赛季随即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赛季下来,朱利·安纽曼未曾获得一次上场机会,被教练稳稳按在篮板凳上,当起了饮水机管理员。意气风发的篮球天才少年,如何跌落神坛,落到现如今这样的地步?

3岁开始,朱利·安纽曼便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开启了堪比职业球员的训练生活。赢在起跑线的例子在朱利安纽曼这里很快显现出来,年少成名,不到12岁的朱利安·纽曼已经在高中生篮球运动员之中,冲击篮下,轻松得分。高二赛季便能场均砍下34.7分7助攻5篮板4抢断的高光数据表现。此时朱利·安纽曼将成为NBA下一个阿伦·艾弗森的传言不胫而走,其风头稳压“三球”拉梅洛鲍尔、凯里沃克等人。

然而现实给这位天之骄子狠狠来了一记重拳,高三赛季,许多当年朱利安·纽曼看不上的同届生们身体渐渐发育得高大,壮硕。相比较,当然家庭的矮小基因也占了很大部分原因,16岁开始朱利安·纽曼的身高在170cm就停止了增长,这对以进军职业联赛为目标的篮球运动员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身体的劣势让朱利·安纽曼逐渐失去了球场的掌控权,以致于高中毕业后收不到任何一家NCAA大学的录取,出现无球可打的尴尬局面,也逐渐沦为其他人的笑柄。

努力上进的球员值得被尊重,职业赛场也不乏矮小的球员,如蒂尼-博格斯、厄尔-博伊金斯小托马斯等,凭借着努力和实力受到认可。

朱利安·纽曼的事迹本该受到追捧和称颂,可从小获得的名气让他渐渐迷失了自己,见长的不是球技和球品,反而练就了一身臭脾气。见过他打球的都知道,除了打球很独,而且还经常挑衅和嘲讽与其对位的选手,而别人如果嘲弄他一下,分分钟就与对方干架。科比曾在访谈中提到,他会去找到自己的弱点,并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战将弱点消灭,而他在成长的同时,发现许多他的对手还在用着两三年前的技术停滞不前时,科比知道他已经超越了他们。而事实就是如此。朱利安·纽曼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怨不得外界的不公,只是他没在自身找到问题,如果在一开始他知道自己的身高已经不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就应该一心苦练技术,与人为善,而不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也因此导致他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这并不意外。

朱利做客“大视野”素质提升讲座

朱利围绕“中国文字演变的过程”“书法工具材料及使用”“用笔方法”“如何写好书法”等方面展开讲解,并将部分经典书法作品进行了展示说明。朱利表示,写好书法要具备匠人精神,要有庄重感、仪式感,要用心去学、用心去写。朱利强调,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青年学子要秉承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规范的学习方法,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磨砺,塑造出自己的风格。

接棒史衍良少将朱利调任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在近期的河南省军区领导班子变动调整中,史衍良少将调任联勤部副政委之后,其原先担任的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职务已由朱利接任。

据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日报》6月9日报道,6月8日下午,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一行专程走访了河南省军区和省民政厅、省双拥办,河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伟力,省军区副司令员宋存杰,省军区参谋长胡少平,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朱利,省军区后勤部部长黄正合等与吉炳伟一行举行会谈。

上述官方新闻报道披露,史衍良少将外调之后,朱利已接任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职务。

澎湃新闻()今年5月时曾报道,原任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史衍良少将在今年1月之后已调任联勤部副政委。

除政治部主任之外,河南省军区政委这一重要职务也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换班。原任政治部副主任的王伟力少将“空降”河南省军区,接替周和平少将担任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军区政委。

古蜀流芳:古蜀文明现曙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蜀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当人们回望这段历史,位于成都崇州市街子镇忙城村的双河遗址与位于白头镇紫竹村的紫竹遗址,是不可遗落和回避的地方。

大约距今4300年以前,从川西高原而来的古蜀先民在味江河边的忙城村安营扎寨。这里是味江河与干五里河的交汇处,又是原双河公社辖区,因此被命名为双河遗址。双河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城垣最高达4米。从遗迹和出土文物看,当时的人类已开始了农业开发和陶器制作。

1996年,双河遗址一醒惊天下。同一时期,人们在成都平原陆续发现了7个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它们分别是新津宝墩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都江堰芒城、崇州紫竹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这8个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3700年,统称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竹遗址的占地面积比双河遗址大,约为25万平方米,城墙与双河遗址一样也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修筑高大的城墙、开挖宽深的壕沟,不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还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配,足以反映当时集中化的权力中心已经存在。

紫竹遗址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石制兵器的出现,说明古蜀时期的部落之间,也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古城,预示着酋邦社会出现了,首脑人物的政治权力也达到了一定程度。

双河遗址、紫竹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学说提供了重要佐证。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比三星堆遗址早了1000多年,古蜀文明的曙光由此发端。

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和盆地沼泽的变化,古蜀文明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逐渐演变到三星堆文明,古蜀先民的城池也逐渐从四川盆地边缘迁移到盆地中央。后逐渐演变到以成都十二桥遗址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另一轮古蜀文明。

一种说法认为,金沙遗址呈现的是古蜀国杜宇王朝的一个政治中心。杜宇称帝比秦始皇还早约600年。杜宇称帝与他的爱情有关。公元前约800年,成都平原一片沼泽。沼泽周边有3个部落——朱利部落、杜宇部落和鱼凫(音同浮)部落。朱利部落是一个生活在文井江畔半农半牧的部落。杜宇部落生活在今成都凤凰山一带,以农耕为主。鱼凫部落从岷江河谷顺流而下,占据了今都江堰、郫县、温江一带,建政于今温江,以渔猎、蚕桑为主。他们各自为政,彼此抗衡。

杜宇决定与朱利部落联盟,共同抗击鱼凫。杜宇渡过金马河,来到朱利部落核心江原。让杜宇没想到的是,部落首领朱利居然是个大美女。他被她美艳的外表和雍容的气度所打动,一时之间热血沸腾,将联盟之事改为求婚之举。而朱利尚未婚配,也被杜宇的大气与潇洒征服。就这样,两个部落成了一家人。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杜宇和朱利联姻后,恩爱有加,不久就有了继承人。杜宇和朱利将两个部落合二为一,组建成一个新的国家,号称蜀。蜀的实力逐渐强大,攻克了鱼凫城,将鱼凫部落辖区被纳入了蜀国版图。

《超级翁婿》倪大红、凌潇肃实力派演技过招山东卫视今晚独播

由倪大红、凌潇肃、王智领衔主演的现代都市情感轻喜剧《超级翁婿》今晚在山东卫视花漾剧场独家首播,实力派演员曹璐、谢园、马书良、孙鹏滨等鼎力加盟。

《超级翁婿》改变了以往都市情感剧的矛盾重心,将婆媳之间的尖锐斗争转移到了翁婿身上。讲述了朱利(倪大红饰)与准女婿何欣(凌潇肃饰)不打不相识,为阻止女儿朱侏(王智饰)和何欣在一起,翁婿二人一路斗智斗勇的故事。该剧以“翁婿话题”为切入点,相比常见的婆媳关系,以翁婿关系为核心的新欢喜冤家模式,让全剧增添了更多独特的笑点,诙谐幽默中恰当融合真情流露,可谓笑点泪点齐飞,全民话题一触即发。

一向以饰演严肃正剧中心机深沉类角色见长的“老戏骨”倪大红,成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如新版《三国》中的司马懿、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嵩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形象,外表呆萌可爱不失霸气,内在心思缜密极具城府,是狡猾与霸气的混合体。在山东卫视播出期间广受好评,被称为最接地气、最完美的座山雕!他的角色时而深沉内敛,时而奸诈狡猾,然而在《超级翁婿》中,老戏骨“画风”一转,当起了护女心切的“玻璃心”老丈人!

剧中,王智饰演大鼓演员朱侏,想要介绍自己的片警男朋友何欣(凌潇肃 饰)与父亲朱利(倪大红 饰)见面。然而人生总有巧合,这位片警何欣因为误抓了准岳父老朱,已经上了老朱的黑名单。“倔老头儿”朱利耍起了小孩子脾气,使尽浑身解数“棒打鸳鸯”,一心阻止女儿和准女婿来往,让所有人都误会、认为他是坏人。他内心有自己的问题,还拒绝别人的帮助,不太相信这个世界,妥妥一个“问题”老人。

万万没想到,凌潇肃饰演的准女婿何欣也是个不服输的主儿,岳父孩子气般的执拗竟激发了他要“一分高下”的斗志。两个男人像小孩子一样斗智斗勇,充满了童真和童趣。一个女人引发的“翁婿大战”一触即发。“姑爷”凌潇肃在接受山东卫视专访时,对倪大红称赞不已,说她真的是一个好演员、好老师。他们在片场经常讨论剧本和演技,倪大红老师给他传授了很多表演技巧,让他受益匪浅。

去年一档综艺节目让凌潇肃再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里,堪称教科书般炸裂的演技,着实让人惊艳不已。此次出演《超级翁婿》里的警察何欣,是个又直又二的小片警。凌潇肃说自己一直想演喜剧,何欣这个角色正是个带着喜剧色彩的小民警,很有意思。在拍摄之初,凌潇肃就已熟读剧本,到了现场基本是脱稿对戏。女主角王智接受山东卫视专访时表示“对他的评价就是宋丹丹老师的那句话:肃然起敬!”她说刚见到凌潇肃时,他已经把词都背过了,在现场就是揣摩角色,做有准备的即兴。

《超级翁婿》中,凌潇肃与倪大红之间有很多对手戏,几乎全景式的展现了当下翁婿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幽默却不失深刻。而这场“翁婿互怼”的背后,是青年演技担当凌潇肃与老戏骨倪大红两大实力派的演技过招。当“孩子气”的岳父遇上“拧巴”的准女婿,二人斗智斗勇,互不相让,颇有“困难你尽管制造,低头算我输”的势头。然而,也正是因为两个男人之间像孩子一样斗气的“死缠烂打”,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有所成长,也懂得了爱的真谛。

今晚山东卫视花漾剧场《超级翁婿》,一场搞笑又不失温馨的“翁婿”日常互怼即将上线,精彩不容错过。

据悉,青春励志武侠巨制《国士无双黄飞鸿》将接档《超级翁婿》在山东卫视花漾剧场播出,暑期档编排呼之欲出,令人期待。《国士无双黄飞鸿》由郑恺搭档郭碧婷领衔主演,小猎豹变身黄飞鸿,经典传奇全新演绎。讲述了黄飞鸿从不羁少年到一代狮王,一生创索武学、悬壶济世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十三姨之间的爱恋故事。

旅游复苏与分化:过万别墅抢不到三百元民宿无人问

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的海南岛是一个幸运儿,而更多大陆上的从业者,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还在等待线氪财经

30公里外的海棠湾,短租中介孟静正忙着处理网上游客的预订咨询,回复统一都是“春节前没房了,有退订我再联系您”。

1月4日,海南岛上游客似乎并未随着元旦假期的结束而减少,热闹顺势延续到了春节档。12月7日“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以来,各大平台的访问、预订数据已经提前预告这一场面。

截至2022年12月27日,洲际酒店集团在三亚市场的整体住宿率已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新十条”发布后,希尔顿集团在三亚亚龙湾的一间酒店每日订房数由之前的约200间升至1000多间;复星旅文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在新年期间入住率已攀升到了90%左右。

来自携程的机票数据则显示,元旦期间三亚进出港单程机票含税均价达1364元,同比上涨近五成。

而在“花18万酒店连住一个月”“每晚1万的别墅抢不到”的同时,经济型民宿无人问津、平价餐馆关铺停业这样的场景在三亚周边依旧比比皆是。放眼全国市场,

海南的火爆,既是防控措施优化后强势复苏的代表,也凸显着不同地区之间复苏节奏的分化,以及不同收入人群之间消费能力的分化。

曾参与拍摄综艺节目《夏日冲浪店》的田乐告诉36氪,圣诞节到元旦期间,前往海南的游客突然暴增。

田乐在万宁经营冲浪俱乐部、餐厅、酒吧生意已有15年,但这样的景象还是让他感到“有点害怕”和“招架不住”。

朱利在一家OTA平台工作,负责浙江上百家酒店、民宿的商务拓展,节后刚从那里返回杭州。“之前那儿有很多海景民宿,旺季一晚1000多(元)、淡季500(元)”,如今场面冷清的原因“主要还是大家都阳了或者刚刚‘阳康’”。

。元旦期间,尽管浙江酒店订单量有所增加,但价格要比疫情前同期下降。“比如正常售价100元的酒店,往年元旦会售价300元,但今年元旦售价才200元。”

回想一个月前刚得知“新十条”发布的消息时,海南的田乐说自己*反应是“终于等到这一天”,但内心也充满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因为“不知道防控措施是否会再次收紧”。

为了迎战可能的市场反弹,田乐还召集团队突击制定了几个优惠套餐。但随之而来的游客暴增远超预期,“如何消化这么多游客,优化他们的度假体验”成为田乐的难题。浙江的朱利同样忧心客源问题,只是与田乐角度完全相反。

他提到从去年国庆开始,浙江的酒店、民宿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受周边疫情的影响和市场历来趋势的重叠,以及到三四季度,浙江本身也进入了旅游淡季。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元旦期间,洛阳、西双版纳、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过10倍。同时安徽九华山景区客流量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约二成,长江内航邮轮的旅客起运量也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0%,均落后于文旅部公布的全国42.8%的恢复力度。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联席总裁、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中国CEO徐秉璸对36氪分析,“新十条”颁布后,尽管平台访问量和预订量都有明显提升,但随之全国疫情相继出现,也导致了很多客人对疫情发展以及自身健康状况能否适应出行而担忧,进而也出现部分退订。

当一些主要客源城市度过波峰后,需求量会快速反弹。“目前北方部分城市旅游需求已经有反弹态势,但上海和江浙这些华东城市仍处于疫情波峰,消费者也宁愿等到疫情高峰过去,再计划出行和下单”,徐秉璸说。他提到Club Med Joyview位于北戴河的黄金海岸度假村因主要客源来自北京,所以在北京*波疫情高峰过去后,圣诞节入住率超过95%。

徐秉璸的观察是,部分消费者希望短期内可以去暖和的地方,利于感染后的康复。数据也显示,Club Med位于桂林和丽江的项目,以及长白山、亚布力等地三个雪村项目的预订量回升更为突出。洲际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防控措施优化后三亚、西双版纳市场率先恢复,此外休闲、度假类酒店在过去几周预订进度明显提速。

突然暴增的游客让田乐难以招架,在三亚从事短租中介生意的孟静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元旦假期结束后的*天,她又开始处理春节假期的预订、退订。早上10点多联系她的客户,隔了近12个小时才等到回复——“春节前肯定没房了,有退订我再联系您。”

孟静的房源集中在三亚住宿价格最高,高端消费场所最集中的海棠湾。一般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日租价约在800元/晚,5日起订。如果住客选择月租,优惠后的月租金也要1.5万多元。孟静说选择短租的住客很多租期都在1个月,“一租2、3个月的也有很多”。这部分游客前往三亚旅游一次的住宿成本就在1万多甚至2、3万元,碰上这个春节,还一房难求,“有房的线月份了”。

离海棠湾不远的凤凰岛,是三亚*可以进行尾波冲浪运动的区域。这里的住宿价格远低于海棠湾,但尾波冲浪教练陈言告诉36氪,附近每晚预订价格超过1万元的别墅最抢手。

“元旦期间我的一位客人想住附近的别墅,一晚上1万多,没抢到。”陈言说。但在他们俱乐部周围,200-300元的经济型酒店和民宿都很好订。

陈言介绍,因为尾波冲浪需要冲浪艇造浪,设备油耗、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收费也更高。一般预约顶配船冲浪需1500元/小时,中档船收费约在1000-1200元/小时,*的基础船型收费也要800-1000元/小时。今年元旦期间受三亚气温较低影响,游客冲浪时间略短于往年,但陈言说每条船日均出海时间也有6个小时。也就是说,喜好冲浪的游客每天在一条船上的消费就有6000元。

即便在这样的收费标准下,冲浪教练也“根本不够用”。元旦三天陈言几乎全天都在海上带客,而俱乐部还要外调临时教练增加人手。

另一面,一位刚从三亚返回上海的游客则提到,在三亚市区外的陵水县,尽管物价更低,但平价餐馆、路边酒吧歇业、关张的景象比比皆是,与免税店奢侈品门店外排起的长队形成鲜明对比。

景鉴智库首席分析师周鸣岐表示,中低端客群的萎缩在疫情蔓延的*年就已开始。

而高收入阶层就算略有影响,也不会妨碍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宏观数据也表明,去年居民收入微涨的同时,消费意愿下降却更明显。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2%,较2021年的9.7%增速下滑,同时居民新增存款则达13.21万亿元,相比与2021年同期增加55%。

周鸣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低收入阶层仍会保持悲观预期,这也将影响旅游市场的供求格

“未来纯靠跑量的产品会面临客群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窘境;高收入阶层依然具有强大消费能力,但国内品质度假产品较为缺乏,内循环下市场供求不平衡。”

03 繁荣景象下的挑战尽管存在旅游消费分层的现象,但元旦期间的局部启动将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带回增长区间。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伴随中低端客群萎缩以及高端客群旅游需求迅速复苏,周鸣岐判断后续“小众游”“高端游”产品将大量涌入市场,不过旅游企业仍面临大面积退单的不确定性。

前述游客就对36氪表示,在其飞往三亚的航班上、酒店餐厅及免税店内,咳嗽声此起彼伏。“我全程都在担惊受怕,因为我还没阳过。回来短时间内我肯定不会出去了。”

“今年春运客流预计会比较大,加速人口流动,客观上也会加剧感染风险。而‘新十条’后,游客将逐渐意识到并强化对自身健康风险的管理。”周鸣岐说。

谈及今年1月8日即将恢复的出境游,他表示过去三年国内旅行社大批倒闭,“他们积累的渠道都没用了,海外供应商早都不干了,国内的销售团队、服务团队也都需要重新建立。这些都不是游客有钱有需求就能马上恢复的。”

周鸣岐预测,尽管今年春节前将出现一波小高峰,但也仅三亚等少数几个目的地会有回升,

“疫情基本上是大城市先‘阳’,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人群‘阳’完了,自由行能力又比较强,往往都会走出去。但后期春运再感染一批,等到大规模康复起码要到3月。

”由此看来,全国“报复性消费”的蛰伏期将比市场预计的更长。不过多个业态的洗牌期或将同步到来。

田乐提到,此前因为综艺热播,海南市场上一时涌入大量冲浪俱乐部,低价竞争抢游客的行为十分普遍。“俱乐部不需要很长的筹备时间,租个房几天装修完马上就能营业。所以一些低价俱乐部很快就出现在沙滩上抢客,我们拿他也没办法。”在那之前,正规的俱乐部教练课时费约在500-700元之间,而据田乐回忆,低价俱乐部常推100多元甚至99元课程,并且所谓的冲浪训练就是“给游客想办法推一下板,然后拍两张照片了事”。“我当时看很多人在小红书上分享去后海村冲浪,那在我们业内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田乐吐槽道:“浪完全都没有,像在泳池里一样,有块冲浪板,人站在上面,摆拍一张照片,然后就给大家推荐,说‘冲浪不要选贵的,贵的都是智商税,像我们这样花99块钱又可以航拍,又可以水摄,各种照片全都有,体验也好‘。但事实上那根本不是冲浪”。类似这样的“野蛮人”入侵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消耗着全体从业者的积累。田乐说此前的恶性竞争确实加剧了封控期间俱乐部的资金压力。

“一开始大家觉得这行会很赚钱,所以房租至少交一年。然后门店装修完了,教练也招到了,两笔*的开销花完,它可以慢慢挺着。”田乐坦言,“但等到下一个年头再交房租,我觉得他们的压力会明显变大。

无论此前竞争如何,至少海南市场复苏的拐点已至,但在酒店行业,从业者的生存挑战更加艰巨。杭州的朱利说出了多位酒店老板的真实感受——除去元旦,现在是疫情三年来最差的时候。

“其实现在才是倒闭潮。因为要过年了,房租在上涨,员工们又会选择辞职来年重新找工作,很多酒店面临是否续租的问题。”朱利说,“至少这半年我接触的上百家酒店,倒闭或转让的情况约有10%,也更多集中在年末”。在这种悲观预期的映衬下,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的海南岛是一个幸运儿,而更多大陆上的从业者,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还在等待真正的复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言、孟静、朱利均为化名)【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