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枪杀英国男爵凶手被绞死后竟享受国葬待遇
说实话,以色列能有今天,最该感谢的就是英国。为了犹太人能建国,英国人操碎了心。他们先是通过乌干达计划,希望能把犹太人安置在非洲建国。犹太人拒绝后,英国人通过了《贝尔福宣言》,承诺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一战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帮助犹太人从全世界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民,奠定了后来以色列建国的基础。二战后,英国又主动推动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保证了以色列建国的合法性。
英国当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对犹太人的支持完全以英国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客观上来看,没有英国,就没有以色列。那么犹太人是否对英国感恩戴德呢?没那事,从一位英国老爵爷的遭遇,可以看出犹太人对英国的态度。
1942年,英国第一代莫因男爵沃尔特·吉尼斯被任命为中东事务大臣。吉尼斯出身英国贵族家庭,曾经参加过第二次布尔战争和一战,长年在非洲作战。一战后从政,与当时身为财政部长的丘吉尔关系密切。
二战开始后,丘吉尔上台,吉尼斯凭借多年殖民地工作经验而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大臣。随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愈演愈烈,吉尼斯又被丘吉尔派往中东调停。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局势有如烈火烹油一般。犹太人经过几轮回归浪潮,越来越多地涌入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相互攻击,互有死伤。特别是1936年到1939年,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阿拉伯人的起义,造成5000多阿拉伯人和几百名犹太人死亡。当地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节的地步,甚至影响英国在当地的统治。
为了稳定当地局势,英国发布白皮书,宣布在1939年以后,巴勒斯坦地区仅能再容纳75000名新犹太人移民,然后就不再接受任何的犹太移民。
犹太人火了,他们认为英国人背叛了他们,认为这份白皮书违反了《贝尔福宣言》。
犹太人的民族心态古怪而扭曲,他们将自己视为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帝的天选之子,经过上千年流浪后,他们把全世界当作敌人,认为全世界都欠他们的债。无论帮助他们的是英国还是美国,他们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还债行为。即使受人恩惠,他们也永远保持大爷的姿态,没有感恩之心。
因此,英国人颁布白皮书以后,犹太人就把英国人当成了叛徒。从人性角度看,叛徒永远比敌人还要可恨,因此在当时的犹太人心中,英国人比阿拉伯人还要可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军事组织名叫伊尔贡,在英国人颁布白皮书之后,伊尔贡仍然坚持与英国合作,但是伊尔贡的高层领导亚伯拉罕·斯特恩则认为,犹太复国组织与英国人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尽头,要武装推翻英国人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建立犹太人国家。
1940年,斯特恩退出伊尔贡,成立了极端武装组织“莱希”,将英国人视为的目标。“莱希”实施了多次针对英国人的袭击活动后,斯特恩在1942年被军情五处抓获并处死,但是“莱希”组织的恐怖活动却更加猖獗。
吉尼斯男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但是他在不同场合的几次发言引起当地犹太人的强烈不满。
比如,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当地的阿拉伯人比“混血”的犹太人更加纯粹。这话是指犹太人在大流散过程中,实际上经过与全世界各个民族的融合,血缘上早就不是当初从中东出走的那波犹太人的后裔。
犹太人之所以要返回巴勒斯坦,就是因为他们自认都是当初被罗马人驱逐的犹太人的后裔,吉尼斯这种发言等于否定了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合理性。
另外,吉尼斯本人支持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分治巴勒斯坦地区,这同样引起犹太人的不满,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坚持独占巴勒斯坦地区,反对与阿拉伯人分享这块土地。
当时,在犹太人中间还流传着一则谣言,说当初德国纳粹要将一百万匈牙利犹太人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高官艾希曼曾提出,如果同盟国给德国送来一万辆卡车的物资,德国就将释放这一百万犹太人。但是吉尼斯代表英国拒绝了艾希曼的条件,最终导致了这一百万犹太人的死亡。
这显然是谣言,但是犹太人对此深信不疑,吉尼斯从此成了犹太人的死敌,而“莱希”组织则盯上了吉尼斯,必欲除之而后快。
1944年11月6日下午,“莱希”派出杀手埃利亚胡·贝特·祖里(Eliyahu Bet-Zuri)和埃利亚胡·哈基姆(Eliyahu Hakim)埋伏在吉尼斯在开罗的官邸门外。吉尼斯和他的秘书、司机等一行四人出门准备打开车门的时候,两位杀手冲上来对着他们连开数枪。吉尼斯的司机被当场打死,他本人则身受重伤,在送到医院后不久也一命归西。
得到消息后,丘吉尔大为震怒。丘吉尔一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他认为可以将犹太人作为楔子打入中东世界,以便将来在中东搅局。即便如此,他也无法忍受犹太人暗杀他派出的“钦差大臣”。
在丘吉尔的干预下,两名“莱希”组织的杀手被埃及当局绞死,而当时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组织害怕英国报复,主动与“莱希”组织切割,表示他们与凶手毫无关联。然而犹太人内心里,却将这两个当成犹太复国英雄。
1975年,埃及政府将贝特·祖里和哈基姆的尸体归还给以色列政府,用来交换关押在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上的20名埃及俘虏。两位的尸体回归以色列后,以色列不顾英国政府的反对,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国葬,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亲自出席葬礼,宣称两位凶手是以色列“英勇的自由战士”。
这就是以色列犹太人的世界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眼里,犹太人至高无上,只要谁阻挡了他们的道路,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卑鄙的方法处置对方。他们眼里没有盟友,只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