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三百搭”的警察
扑克牌有54张牌,分黑桃、红桃、方块和梅花四种花色,各有13张,另有两张大小“王牌”,上海方言叫“大怪”、“小怪”,也叫大小“百搭”,可以跟任何牌混搭配对。
与人处事能够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老上海称作“十三百搭”,那是一种做人的能耐。
上海开埠不久,有个姓薛的浦东人在英商鸿源纱厂做工,结识了一个英国女孩,他们生了一个混血儿男孩。
小男孩叫薛畊莘,五岁时父亲病死了,英国母亲设法送他到比利时去读书,十三岁时,母亲又病危,他只得赶回上海,进入徐汇公学继续求学。
1930年,法租界公董局招聘,26岁的薛畊莘被法租界警务处录取,当上了警务处政治部的一名警官。
三十年代的法租界,奉行法国政府的中立政策,、以及后来日伪各派人物,都集聚在这个舞台上激烈较量,政治部的工作就是与各派人物打交道,收集情报。
杜月笙为了拉拢新任警务处长法伯尔,请他喝酒吃饭,饭后送他一桌“金台面”。
“金台面”就是一桌酒席所用的杯碗碟筷等全部是金子打造的,法伯尔当场勃然大怒,与杜月笙翻了脸,要他在《申报》和《新闻报》上公开道歉,检讨自己的贿赂行为,否则就将他逐出法租界。
杜月笙也不示弱,他指使门徒在法商电车公司发起大罢工,一连两个月,法租界的交通混乱不堪。
薛畊莘走进了法伯尔的办公室,对他讲,杜月笙这个人最要面子,绝对不肯公开认错的,不如让他上门道个歉,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剩下的事情由他来摆平。
骑虎难下的法伯尔同意了,几天以后,薛畊莘当翻译,陪同一身书生打扮的杜月笙登门向法伯尔道歉,并答应让工会头头与法商电车公司达成妥协。
薛畊莘进法租界警务处时,上海还笼罩在“四一二政变”后的中,中央、中央特科隐蔽在法租界坚持斗争。
1931年,薛畊莘得知时任的向忠发被捕叛变,立即找到捕房的华藉翻译曹炳生,请他想想办法,将消息透露给的朋友。
曹炳生在咖啡馆遇见老同学陈志皋,他了解陈志皋有些倾共,估计那天与他一起喝咖啡的女人可能是,就把报警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当天晚上11点,周恩来、、王若飞、蔡畅等12位紧急转移到一家法国饭店里,非常及时地躲避了叛徒出卖的危险。
1937年淞沪抗战中,55师五千多官兵败退到法租界,薛畊莘以翻译的名义,帮助他们分批化妆成难民,混出日占区,秘密护送到内地去。
上海沦陷以后,薛畊莘被任命为伪上海特别市黄浦分局局长,抗战胜利以后,他负责审理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
薛畊莘的人生很像扑克牌里的“大怪路子”。他坚守做人的底线,与各种人结交,真诚帮助别人,“十三百搭”路路通,“老少通吃”不倒翁。